刚健婀娜共冶一炉——写在著名画家李明久个人展览之前

编辑时间: 2011-04-07

 

      画家李明久教授享誉画坛多年,其独具个人面貌的冰雪山水画更是广为人所称誉。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艺术交流,广东省汕头市岭东美术馆将于2011年4月8日至18日举办李明久个人画展,将展出李明久较早期的运河系列及近期雪景山水系列,共逾百件佳作。

       李明久出生于1939年,号长白山人、踏山者,别署抱山馆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长期担任河北师大美术系主任。他自幼喜欢丹青,后来又在专业院校接受了系统的训练,深入钻研古人笔墨之外,亦娴熟于西方绘画的素描、速写,因此,能够博取众长,糅合东西方艺术之精华,以自己之手眼,写自我的面目。
       早在1984年,他的作品《瑞雪》就在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上荣获铜奖,而该幅作品独特的表现手法与风格,也为他赢得了画坛的一致赞赏。其后,他又融雄奇之气和温婉之风于笔下,在专注于绘写江南水乡风光的同时,依然坚持对冰雪山水的不懈探索,绘制出了一大批具有强烈个人面目的作品。其作品曾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馆、前苏联文化艺术基金会、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并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以及台北、香港、天津、福州等多个城市举办展览,所到之处广受赞誉。
       艺术注重传承,也需要创造。李明久之所以能在当代众多画家之中脱颖而出,与他具有丰富的学养和他对于生活的深刻体悟是分不开的。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小就饱尝人间冷暖。但他天资聪颖,自幼酷爱丹青,虽然家庭环境并不富裕,却能始终坚持绘画,又于民间艺术上多能触类旁通。后来,又广结善缘,得到多位艺坛前辈的赏识,终能深入传统之中,苦心钻研,得其神髓。
      但任何一种艺术,要想做出“创境”,却不能过于为传统所束缚。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能够深入传统,又能跳出传统的。李明久也是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凭借《瑞雪》一鸣惊人,而这幅名作也昭示着他的艺术之路开始转入另一个方向。李明久的成功“变法”,在于他敏锐的感知能力,还在于他深厚的学养,这既包括他对于传统的深入理解与探究,同时,也得益于他曾受过专门的西方美术教育的训练,精熟于速写、素描等西画技法。但是,对于这种种来源,李明久并非生搬硬套地将之写入画中,而是将之有机地融化在笔下,融化在富有个人艺术理念的画面里。
       李明久的一大创造,就在于他能够跳出传统的窠臼,开辟出冰雪山水一路画法。古人画冰雪山水,多是以淡墨渲染背景,通过留白与其他景物的对比来表现雪景。李明久则深入于传统,籍深厚的笔墨功力,以雪树来突出冰天雪地的独特画面。如他几幅表现冰雪山水的扇面近作,其表现手法既不同于传统的留白,也不像冰雪画家于志学那样,完全是凭借材料烘托出冰山雪景。他的用笔依然严守着传统“写”的范畴,依然浓缩了中国绘画传统积淀下来的诸多元素,但又在画面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意蕴。李明久所创造的这种画法,对于当代画坛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受其影响,目前很多画家表现雪景,也多采用这种画法。
       读李明久的画,一方面领略着他笔下江南水乡的清新柔美,一方面欣赏着他画中太行群山的雄奇粗犷。这两种形态完全不同的山水,无不在他笔下运用自如,指挥如意。或有人说,李明久是“北人南相”,这是单指他画作的“婀娜”一面而言。从整体上来说,李明久将南方水乡之温婉与北方群山之阳刚尽化为他笔下的物象,却一无阻隔,这不能不让人概叹画家笔力之精到,与对于大自然体悟之深刻。前人评杜甫诗,有“刚健婀娜”之说,李明久之画作,何尝不是将刚健婀娜共冶一炉?
       岭东美术馆本着弘扬本土文化,繁荣中国艺坛,推动岭东人文精神崛起为理念。以“推动当代、梳理历史,立足本土、面向全球”为立馆方向,以“公共性、多元性、开放性”为学术宗旨。去年成立以来,已连续主办了“关山月虾球传连环画精品展”、“2010年度岭东雕塑院院展”、“纪念十万山人孙星阁诞辰一百一十三周年书画精品展”等多个大型展览,得到各界人士热烈支持,广受赞誉。2011年,岭东美术馆将会策划一系列展览活动,继续为发扬优秀的潮汕地域文化传统,为繁荣本地区,乃至中国文化艺术而努力。
(本站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