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古铸今,墨彩飞扬———— 谈陈政明水墨人物画

编辑时间: 2011-11-21

刘大为

  改革開放為中國畫壇創造了歷史上少有的寬鬆環境,把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催生了一批功底扎實、技藝精湛、修養豐厚的實力派人物畫家,他們迅速成長為中國畫壇的中流砥柱。身居南國的傑出人物畫家陳政明,便是其中卓有成就的重要一員。
  追溯中國傳統人物繪畫濫觴,從商周青銅器、浮飾,秦漢磚刻帛畫始,到東晉顧愷之的線描人物,至盛唐形成輝煌的局面。五代兩宋除嚴謹而華麗的工筆重彩外,也出現過活潑的粗筆水墨意筆人物,形成工筆意筆並容的新格局,明清人物畫雖然日漸式微,然畫壇奇才陳洪綬以及晚清任頤留下的浩繁人物佳稿,對當代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顧愷之的“春蠶吐絲”,吳道子的“天衣飛揚”,李公麟的白描,梁楷的潑墨減筆,陳洪綬任伯年的勾勒點抹,由民族審美體系衍生而來的傳統技法,至今仍影響當代人物畫的發展。然而相對於山水、花鳥、工筆重彩人物畫等其他傳統畫種,中國人物畫在意筆人物畫諸方面遺產較為單薄。但正因如此,歷史也給中國人物畫的發展留下較大的空間和新的創造機會。
  五四運動之後,徐悲鴻蔣兆和等前輩大師在融匯中西,表現現實和生活的現實主義創作中,開始作過改革的嘗試和探索。徐悲鴻深感中國畫的材料在描繪客觀物件時很難“盡術盡藝”,往往是“形有不盡,色有不盡,態有不盡,趣有不盡”,於是,他們在宣紙上採用融合素描皴擦的手法,大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力,為新中國美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物畫家改變了審美方式,提升造型能力,深入生活,以適應現實主義的表現要求,進行十分艱苦的求索。出現了象黃胄、王盛烈、楊之光、劉文西、方增先等新中國第一代人物畫傑出代表人物。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國門開放,在中西方文化新一輪的激烈碰撞交匯的背景下,一批新的畫壇英才脫穎而出,他們每個人都經歷過艱辛而修遠的求索過程,且天份素質卓越,功力修養深厚,思想活躍,藝術風格各異,紮根現實又能登高望遠,成為當今中國人物畫的主力軍,陳政明就是其中一位有鮮明藝術個性的人物畫家。
  人物畫作為最集中最鮮明的感性形態,是人類自我認識最直接最生動的藝術表現方式。在長年的創作實踐中,陳政明清醒地意識到,中國人物繪畫傳統技法的表現力還存在局限,程式化的勾線填色的描繪方法,與豐富的物件比起來,常常顯得語彙單一。因而,陳政明反復琢磨嘗試,吸收西方繪畫藝術中關於光影的造型方法,以富有筆墨趣味和彈性的墨線為整體支撐,適度地將光影和色彩的變化自然而然地恰當地融匯在中國畫的筆墨之中,色墨交融,塊面和線條相結合,在水、色、墨間柔合交溶、滲透、衝撞、堆積中,在恣肆的水暈墨匯中,追求形象明確,神韻的遊動,還有光色的閃躍和顫動,將水墨畫的靈性和精要發揮得淋漓盡致,創造了一個變化無窮的妙趣橫生的水墨世界。
  如何調和揉合西洋光影語言和東方筆墨語言的矛盾,是畫家必須面對的嚴峻課題。既要造型準確傳神,又不失筆墨神韻生動,既要有限度地吸收西洋光影手法,又應是傳統中華文化語境,如何巧妙有機地將這些本來是矛盾對立的悖反技法因素,奇妙和諧地組織到一起,在強烈的對比中展現一派有序的生動的藝術效果,統一在揮灑潑墨的一瞬間,是中國人物畫最難掌握的神妙境界。陳政明以過人的藝術把握力和修養學識,創造性地應用了這種新的繪畫語言法式,豐富了水墨人物繪畫語言,賦予了中國畫筆墨新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畫壇較為成功的個案。從這個意義上說,陳政明的藝術語言的探索有著美術史學意義。
  我們欣賞陳政明的作品時,沒有感到絲毫的苦澀和晦暗,看到的是充滿陽光、祥和積極向上及生活帶來的情趣與歡樂。他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在藝術中塑造美,再把美傳播給更多的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神采活現,即使是同一題材同一畫面,也極少重複、雷同,擺脫了畫家一般容易患的形象概念的毛病,這正是一個人物畫家走向成熟的標誌。陳政明雖步入花甲之年,藝術創作卻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止步不前,反而節節上升,不斷有新的探索性作品問世,印證了古人“大器晚成”之說。我想這除了他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力和清醒的文化價值判斷力外,和他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心境同樣充滿陽光是分不開的。陳政明的自信、勇氣以及自強不息的求學精神,曾深深地感動著身邊所有的人。
  數十年來,陳政明堅持不懈地到生活中去汲取源頭活水,去感受真善美及躍動奮進的生命力。他長期紮根潮汕本土,深入鄉村山寨,為家鄉父老鄉親傳神寫照,又跋山涉水到邊陲的新疆、西藏、雲南、內蒙古草原等少數民族地區寫生,先後多次跨出國門,遊歷印度、埃及、南非、肯雅、拉美、西歐和東南亞諸國攬勝采風,涉獵東西各國的風土人情,開闊藝術視野,拓展了創作題材。他近年推出的民族風情系列、印度系列、非洲系列,數以百計,洋洋灑灑,再度成為當今人物畫又一新亮點,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充分肯定,並在畫壇贏得了聲譽。
  陳政明歷任中國美協理事、廣東省美協副主席、汕頭市美協主席、汕頭中國畫院院長、全國美展評委,他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盡心盡力帶領當地畫家走出地域界限,在全國重大展覽活動中入選獲獎,為本地區美術事業的繁榮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尤其要指出的是,他積極創造條件,整合資源,促進汕頭市成為連續三屆全國美展的主辦城市(第九屆中國畫展區、第十屆水彩粉畫展區、第十一屆港澳臺展區)開創了五年一屆的國家級美術大展在地級市連續舉辦的先例,並盡心盡力圓滿出色地完成這三屆大型展覽的組織工作,搭建了該地區美術活動的最高平臺,有機地把汕頭、廣東和全國美術事業聯成一體,功不可沒,汕頭美術界已成為近現代中國畫壇的一支勁旅。
  我與陳政明是多年的摯友,他為人正直、謙和,對朋友對同志坦誠相待,言之有信,口碑很好,德藝雙馨,實至名歸。在他進京籌辦國畫展和出版大型畫集之際,我從內心給予真誠的祝賀,我相信,以政明的良好素質、藝術才華和奮鬥精神,他必然會繼續為中國人物畫的健康發展與輝煌未來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貢獻。

 


                                                  

                                         二零壹零年十月 於北京